Home | News | Interview | 戴定澄教授著作 | 樂文 | 梁健行音樂視頻 | 集樂視頻 | 媒體 | 音樂天地 | 本地青年作曲家 | 小百科 | 淺談通俗音樂 | 重溫 | Link

樂文

本土音樂文化推廣平台
--“集樂澳門”音樂網站觀感

王軒妮

(轉載澳門日報2012-4-26)

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注重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在音樂領域更有獨特和豐富的表現。雖然澳門的專業音樂敎育起步較晩,但是卻有着一大批熱情、專注的音樂人、音樂專家的大力支持與投入。早前看到澳門管樂協會創辦的“集樂澳門——音樂網站”,感到是一個好的例子。

澳門管樂協會的宗旨,是為了推動本地管樂演奏活動與發展,於今年初推出的“集樂澳門”音樂網站,通過在網站發表文章、作品、音樂錄像等等,來提高音樂愛好者的興趣與水平,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推動本澳的音樂文化,提高讀者對本澳音樂文化的關注度。

音樂作品不僅蘊含大量的文化、思想的內容,音樂也與地理、歷史、宗敎有着內在的聯繫。任何一首音樂的背後,都包涵作曲家所處時代的歷史背景,作品的風格、曲式的結構、作品中包涵的文學,以及作曲家想表現的時代哲學、政治等的學科知識。如何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認識音樂,“集樂澳門”音樂網站便提供了一種嘗試,希望藉此拓寬音樂愛好者的視野,通過音樂學者、工作者的介紹,可以對各個時期、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音樂風格等有更深入的了解,這無疑會比枯燥無味的音樂歷史課本效果要好得多,也對文學和音樂認知度大有裨益。

比如在“樂文”欄目中的文章〈"愛與死’的悲劇的前奏",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戴定澄博士著),除了明確的歷史背景介紹,曲式和聲的分析,最特別的是舉例的許多素材中,不僅有譜例的顯示,更有可聽的例子讓讀者感覺,並且有樂曲視頻演奏,達到視覺與聽覺的雙向性。這些都是書本無法給予的,可以讓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樂曲結構。

“集樂澳門”音樂網站的特色還體現在其出發於對本土音樂硏究、學術交流、音樂愛好者的討論與學習的角度,推廣、探討本澳音樂文化。在網站中有一些本澳作曲家的作品、手記和音樂感想,突出致力於發展自身音樂傳統優勢。由於澳門特殊的歷史背景,中西文化的交流,對本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靑少年對本土文化知識了解甚少,然而“集樂澳門”彌補這一遺憾,誠邀本土的音樂人創作的樂文、作品發表於網站,立足於本地音樂硏究。運用網站,讓音樂愛好者通過多元化音樂介紹方式,加快音樂文化的發展步伐。

網站負責人洪少強認為:“‘集樂澳門’音樂網站,希望通過不同途徑推廣本澳的音樂文化。希望透過有關的專家、學者、音樂工作者在網站發表的文章及作品,對提高原創音樂的水平有所啟發,並且提高音樂愛好者對本地音樂文化的關注度。未來我們將會陸續推出不同的音樂文章、作品及錄像等。”

尙屬起步階段的“集樂澳門”,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訊息量不足。作為一個推廣學術的網站,在保證文章、作品質量的同時,也要加強和豐富訊息量,這是讀者期盼的。此外,有本土音樂特色的同時,如何加強國際視野、吸引更多的音樂人、音樂專家及音樂愛好者參與討論,互相學習,相信也是値得關注的。

“集樂澳門”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網站,但是它給本澳音樂發展無疑帶來了一股新鮮的動力。

Websit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