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樂澳門主頁 HOME | 歐洲早期和聲的觀念與形態 | 歐洲早期合唱曲精粹 | 合唱經典
音樂教育在澳門 | 音樂演奏在澳門 | 音樂創作在澳門 | 澳門城市音樂記事 | 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 | 戴教授其他文章(選取)

戴定澄教授著作

(戴定澄教授授權轉載)

澳門音樂系列

澳門城市音樂記事 2004-2008

主編:

戴定澄

 

 

 

 

 

 

 

 

副主編:

洪思敏

李冰

 

 

 

 

 

 

 

編委:

代百生

伍星洪

江紹發

李宏君

李岩

李業飛

吳炳誌

林平良

周游

 

洪少強

陳大濤

陳振華

梁沛龍

梁健行

梁曉鳴

許健華

黃華村

湯翠蘭

(編委排名以姓氏筆劃為序)
出版:澳門日報出版社 2012年10月 
澳門理工學院科研基金贊助本書出版經費,謹致謝意。

 

主編:戴定澄
戴定澄,教授﹐博士,從事作曲技術與理論的研究與教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早期多聲音樂及現當代音樂,2003年赴澳門工作後開始關注當地城市音樂學研究,現爲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教授。兼任全國高等學校理論作曲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亞洲太平洋民族音樂學會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分會特邀理事﹐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特聘研究員﹐澳門政府文化局所屬澳門樂團顧問委員會委員,澳門長虹音樂會名譽會長、澳門道樂團名譽團長、澳門管樂協會名譽藝術總監等﹔曾任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協音樂理論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教授、音樂學碩士學科學術負責人﹐上海萬方青年交響樂團創團團長﹔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等職務﹔曾先後於日本國立靜岡大學、英國新堡大學音樂系等地研修或任訪問教授 。創作有音樂作品百餘首(部)。個人專著有:《歐洲早期和聲的觀念與形態》、《鍵盤和聲與即興彈奏》、《音樂教育在澳門》、《音樂表演在澳門》、《音樂創作在澳門》、《澳門音樂簡史》,及編著《合唱經典——文藝復興時期合唱曲集》、《歐洲早期合唱》、《遙遠的回聲》(雷射唱片),譯著《爵士與布魯斯》﹐主編《音樂教育展望》、《澳門高等音樂教育學科展望》等。

Profile
Dai Dingcheng, ,Ph.D (SCM), and professor of musicology, he is now Professor of School of Arts,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Hold a concurrent post as Member of Committee of the Asia Pacific Society for Ethnomusiclogy, specially invited member of Music Committee of 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 and Vice Director of its affiliated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Committee, guest fellow of Central Conservatory, member of Consultant Committee of Macao Music Society affiliated with Macao Cultural Bureau, as well as honorary director of a series of societies in Macao such as Crupo Musical Cheoug Hong de Macau, Taoist Music Ensemble, Music Association, Aesthetics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mer Director of School of Arts,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Vice President of Shanghai Musicians Association and Director of Theoretical Music Art Committee of the SMA. dean and professor of Music College, Shanghai Teachers’ University, Director of Master Course in musicology, Leader of Shanghai Wanfang Youth Symphonic Orchestra, Guest researcher of Shizuoka National University (1994-96), visiting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New Castle (2000),
Prof. Dai also works on composition theory, both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focusing on early European polyphony, contemporary music and Macao local music, as well as compositions of over 100 vocal and instrumental pieces. Among his main writings are Concepts and Forms of Early European Harmony Keyboard Harmony and Improvising Accompaniment, Music Education in Macao, Music Performance in Macao, Music Creation in Macao, Brief Music History of Macao, Besides, Dai compiled Selection of Early European Choral Works, Choral Classics -Renaissance Choral Works, and a CD selection Remote Echo, Prospects of Music Disciplines, Prospects of Higher Art Education in Macao(3 Volumes), Jazz and Blues (a translation).


副主編:洪思敏
澳門出生,於美國休斯頓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皇家北方音樂學院完成大提琴演奏學士及碩士課程,過去分別師承大提琴家周游、大衛湯瑪士及艾瑪花淪。除得到學校授予獎學金,亦獲澳門文化局和澳門基金會給予資助修讀課程。在學期間經常參與獨奏、重奏和不同樂團之演出。

1999年至2002年連續四年以獨奏身份在本澳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與前澳門室內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於「藝蕾初綻」音樂會合作演出。2005年以獨奏身份與澳門樂團演出大提琴協奏曲。近幾年來經常獲邀到台灣舉行獨奏及重奏音樂會。


 

Hong Si Mans
Born in Macao, Hong Si Man earned her bachelor’s degree in cello perform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and her master’s in cello performance at the 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 (Manchester, UK). During her studies, she received scholarships from those school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nstitute of Macao and the Macao Foundation.
From 1999 to 2002, Hong collaborated with the former Macao Chamber Orchestra, Guangzhou Symphony Orchestra and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as a soloist, performing in the “Flourishing Art.” In July 2005, she performed Dmitri Kablevsky’s cello concerto in G minor as a soloist for the Macao Orchestra. 
Hong also has worked for the Macao Orchestra, Macao Conservatory and is now a lecturer of the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副主編:李冰
生於1982年,分别於西安音樂學院完成學士課程,主修鋼琴。後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跟隨姚亞平教授完成碩士課程,主修西方音樂史。
在本科學習期間,多次在校辦音樂會中擔任鋼琴独奏及伴奏。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後,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了《對傳統的反思——淺析達爾豪斯音樂史學觀念》、《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交響曲分析》等幾篇論文,最終以《勃艮第宮廷音樂家生活及創作》為畢業論文,獲得西方音樂史碩士研究生學位。
2008年畢業至今,在澳門從事音樂教育工作。
Li Bing
Born in 1982, Li Bing earned her bachelor’s degree in piano performance from the Xian Music Conservatory. She then earned her master’s degree in western music history from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Yao Yaping.


澳門城市音樂:文化特色與歷史價值(代序)
 戴定澄
澳門城市音樂,以其獨特和深厚的價值存留,無論其歷史還是現實,作為本土文化最重要、核心的組成部分之一,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符號或一種不易被替代、被邊緣的藝術,是值得澳門音樂界,文化界甚或整個社會為之感到榮幸、自豪並極待予以關注的事實存在。筆者以本澳近期舉辦的幾個音樂活動為例,以上述的觀點立場為思考出發點,圍繞本土文化的特色和相關的價值問題進行評述,期望引起社會對澳門城市音樂的進行一步關注。
一 :關於澳門當代城市音樂研究
當代澳門城市音樂,由民間音樂(宗教與世俗)與職業音樂兩大板塊合成。
本文所定義的民間音樂﹐並非狹義上的Folk Song一類的音樂﹐而是指同職業團體演奏的音樂所相對的一個泛指概念。澳門民間的音樂大多具有著其豐厚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發展線索,如宗教領域的各類儀式音樂、世俗領域的民俗音樂、各類城市流行音樂﹐及不少社團主辦表演的各類不同風格和形式的音樂等;而在職業音樂領域中,除了專業音樂團體之外,還應包括專業音樂教育、專業音樂創作和研究等範疇。 上述領域的澳門城市音樂,不僅具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澳門多元文化中具有極高價值的組成部份。
2010年6月25日,在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舉辦了“20世紀港澳臺音樂發展學術論壇”,來自港、台、北京、加拿大及本地的近20名相關領域的著名音樂學者、專家,就兩岸三地城市音樂的發展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學術探討,這也是澳門近當代史上首次在澳門舉辦的有關港澳臺城市音樂發展的學術研討會。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代表,筆者作了題為“澳門城市音樂:多元歷史背景下的音樂多樣化呈現”的中心發言,以本人的研究論點 [1]為線索,結合大量第一手的本土音樂音像資料,對澳門城市音樂在專業音樂、宗教音樂(含天主教、新教、道教、佛教、巴哈伊教等) 、民間音樂(含不同社團、不同族群、不同種類等)等各個領域的狀況進行了概要的論述和歸納。之後,藝術高等學校的胡企平博士、代百生博士及莊文永博士相繼就“解讀2009年澳門音樂文化建設方面的兩書一碟”、“澳門中小學音樂教育回顧”、“澳門高等音樂教育現狀”等主題作了專題發言,引起諸位學者和傳媒的關注。會後,加拿大著名華人學者吳贛伯教授、北京中國音樂史權威汪毓和教授、臺灣著名音樂學者張己任教授、簡巧珍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楊漢倫博士等各方代表紛紛於口頭或書面表示,對澳門城市音樂如此豐富的歷史底蘊和頗具特色的現狀表示驚異,對澳門城市音樂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學者認為這也是此次研討會的重要收穫之一 [2]。應該說,是澳門城市音樂本身的歷史與現實的獨特性與相應價值體系、尤其是16世紀以來的西樂東漸、中西互容的音樂價值觀念觸動了大家,瞭解到原來在澳門這個娛樂之城還有如此深厚、豐富和與人不同的音樂文化底蘊。顯然,這是一種同整個澳門城市文化息息相關的底蘊,其中存在著非常厚實的研究價值,值得文化界、尤其是本澳音樂界各方人士在實踐與學術的深度、廣度上作進一步開拓,並將之置於國際視野的地域文化領域中進行考察和探討。
作為澳門唯一的授予音樂(教育/表演)學士學位的公立高等音樂學府,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音樂課程的導師們,這些年來數次舉辦兩岸四地在音樂領域的學術研討會,陸續發表和出版了多部(篇)有關澳門城市音樂研究的專業著述和論文集,邀請民間藝人、民間樂隊來校演示、講座,收集和梳理城市音樂的各類資料,在研究領域中填補了多個學術空白點,為澳門城市音樂的歷史、現狀及後續發展,做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同時,音樂課程學生們的學士學位論文選題,也大量的選用了本土音樂文化方面的主題進行考察、分析和綜合,不少論文先後在本地和外地用中文或英文發表,引起社會文化界的關注,成為澳門城市音樂研究文獻中的一個重要學術來源。
一個城市的音樂形態,既同大量的事實、實踐相關,又同理論上相應、及時的概括、歸納、綜合相聯係。對學術研究價值的重視與否,是城市音樂文化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然而,澳門城市音樂的研究現狀,與它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價值相比,是遠遠不足夠的,尚需各界、尤其是音樂學術界的進一步關注和投入,採用微觀深入分析探討同宏觀全面綜合總結相結合的方式,逐步顯山露水地呈現澳門城市音樂的文化精髓。在澳門,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以本地高校專業學者並聯同民間資深音樂人為主、構築在獨具優勢的澳門音樂歷史文化基底上的、以推動澳門城市音樂文化為宗旨的研究中心,將會以合適的方式或實質的學術成果形成,這既是多元文化價值的體現之需,也是城市音樂研究的自身價值所在。
澳門城市音樂,無論其歷史還是現實,作為本土文化最重要、核心的組成部分之一,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符號或一種不易被替代、被邊緣的藝術,是值得澳門音樂界、文化界甚或整個社會為之感到榮耀、並亟待予以關注的事實存在,也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方興未艾的音樂人類學(Ethnormusicology ,也可稱之為“民族音樂學”)學科研究的重要考察對象。
二,百年相承的澳門吳氏家族道樂
以澳門吳氏家族口傳心授、五代相承的道樂為代表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在被批准成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據悉,又成功通過國家審查,已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道教是以黃老道家理論為基礎,並吸收了古代神仙傳說和民間神鬼信仰而形成的一種宗教實體。澳門在葡人東來之前,原是個岩石嶙峋的半島,漁民在此歇息補網,這時澳門原屬香山---恭常都。澳門最早的漁民信奉的媽祖廟,在葡人來澳前已存在﹐而媽祖信仰傳入澳門應該更早。媽祖文化從某種程度上屬於道教信仰系統。道教自3世紀已傳入廣東番禺及香山地區,當時從屬於香山的澳門受到道教文化的渲染,亦合情理。道教音樂是隨其科儀活動而行,無論是正式公眾場合還是船居喜慶婚壽,都會有音樂相隨。
道教科儀(即道場禮儀形式)分正一派(以適應民眾信仰和風俗之需,表現濃烈當地色彩和鄉土風格為特徵)和全真派(以修身養性,含蓄深沉為特點,不同地方的全真派科儀,均大致相同)兩大派系。在澳門,正一派科儀是道教科儀之主流,這些科儀大多由散居民間的道士所作。20世紀初﹐不少散居道士從廣東移居澳門。澳門本是一個漁港,漁民們每遇新春開航,歲晚休航,滿載返航或喜慶嫁聚等,都要禮請道士上船作道場以酬謝神恩。部分澳門道教音樂,亦受到全真派之影響,這同他們同廣東全真派的三元宮之聯繫有關。 
吳氏家族道樂在澳已五代相承,歷逾百年﹕吳謁元道長(原名吳國綿﹐吳炳鋕會長的曾祖父﹐同治己巳年九月初六﹐即1869年出生﹐民國丁卯年八月廿二﹐即 1927年9月17日58歲時羽化﹐)原藉順德,在清末民初從家鄉來到澳門;吳錦文 (吳炳鋕會長的祖父﹐中華癸卯年二月十二﹐即1903年3月10日出生﹐中華壬子四月廿一日﹐即1972年6月2日 69歲時羽化) ﹔吳京意 (吳炳鋕會長的父親﹐民國丁卯年十二月廿八日﹐即 1930年1月27日出生 ) ﹔吳炳鋕本人(1959年出生) 及吳烱章(吳炳鋕會長之子) 。筆者曾以“口傳心授、五代相承的澳門吳氏道樂”等澳門道教音樂為主題在新加坡、澳門等地發表文章,有關內容先後被中國北京、陝西等地的道教刊物轉載,一定程度上説明瞭澳門吳氏道樂所引起的學術關注[3]。
相比澳門道教科儀的祖源地中國大陸廣東﹐也與同樣出自於廣東道觀的香港道教科儀﹐澳門現時是保留昔日嶺南正一派及全真派科儀道場音樂相對最為妥善和最為完整的地方。以吳氏家族為代表的科儀音樂中﹐現存留有各類道曲達至500餘首﹐由於家族口傳心授、代代相傳的優勢﹐這些道曲無論在曲調本身還是演繹方式上均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品性,不僅具有原始性特點﹐同時又具有前述兼收並蓄、自成體系的完整性意義。這個狀況﹐是歷經政治運動磨難的中國大陸的廣東和商業化進程極為快速的香港地區所無法比擬的﹐是澳門獨有的文化財富﹐也是華人共有的文化財富。
20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現代化的發展﹐不少傳統手工業作坊式的經濟模式受到擠壓﹐新興的大機器、大工業模式的掘起﹐使相當程度上依附於傳統經濟模式的傳統文化亦受到較大的衝擊﹐而興盛一時的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在將獨具歷史特色的道樂發展到一定高點的同時﹐亦明顯受此經濟浪潮影響﹐面臨大量的困難及至于生存的危機。可喜的是,由吳炳鋕和幾位專家學者共同主持的澳門道教研究專著及樂譜全集(由吳氏口述,專家記譜﹐已整理了逾五百首澳門道教的樂譜,這是相當可貴的第一手資料),及有關澳門道樂、尤其是吳氏道樂的學術研究文本,已經正式出版 [4],無疑,這是澳門本土文化得到專業界關注的幸事。
美國音樂學家A.P.Merriam在論及民族音樂學時談到﹕“由於西方音樂的衝擊﹐再加上現代傳媒手段的巨大影響力﹐不少以口傳心授為承傳方式的民族音樂正隨著一代藝人的去世而不斷消失﹐因此﹐記錄和收集它們已成為保護世界音樂文化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俞人豪 1997 ,295)如何搶救、整理、保存、甚至於發揚光大這類地區獨有的文化傳統和遺產﹐現今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一種歷史傳統或文化遺產的產生或進展﹐乃同其時其地的社會文化與商業經濟的實際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在一個新的時空下理想化地談論如何回復這類傳統儀式的昔日盛事風采﹐是不切實際和流於空想的。然而﹐如何從文化遺產的視野對之進行有理有據、有利有效的搶救、整理和保存 ﹐卻確實應該是一個文明地區的政府和社會都應視為事不宜遲、時不我待的重要工作。在澳門,就宗教領域而言,相對於以天主教禮樂為代表的西樂東漸,吳氏道教音樂可說是大陸中樂南移的典範之一。由於處於澳門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更兼收並蓄,自成一體,成為澳門文化中音樂多樣性表現的又一奇藝。當然,作為文化的遺產之一,以吳氏道樂為代表的澳門道樂的保護與存留,仍需更多人去關注、扶持。
三: 利氏紀念彌散與澳門天主教音樂傳統
有哲人說過,“音樂是一種獨為榮耀上帝而存在的高貴藝術”。[5]將這句話放在具有獨特天主教音樂文化歷史背景的澳門,就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2010年5月9日下午,澳門主教座堂,由澳門教區主持,聯同對本土教會音樂貢獻頗大的嚶鳴合唱團,舉辦了利馬竇神父逝世400年紀念彌撒。如此具規範、規模和規格的彌撤,現時在這座“聖名之城”亦難得一見。嚶鳴合唱團是本澳一支既具有本土文化使命、責任感,又有頗多具體文化實踐,尤其是天主教音樂實踐的團體。毫無疑問,由伍星洪指揮的嚶鳴合唱團,在這次以音樂讚頌上帝為特徵的大型彌撒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百多年前,來自義大利的利氏從澳門出發,進入內地傳教,與此同時將西方文化、文明的諸多成果一併傳入內地,其貢獻之卓越,為後世所敬仰。而16世紀後半葉在澳門建成的聖保祿學院 [6],不僅是遠東最早的功名卓著的西式大學,也是利氏傳教的重要背景之一。       
16世紀中葉,正是西方音樂在人文主義旗幟引導下,進入高度文化繁榮的文藝復興盛期之時。中世紀以天主教背景為線索的音樂狀況在經歷了漫長的由單聲音樂(Monophony)向多聲音樂(Polyphony)演化、進展路途後,達至教會調式音樂及其典型表現形式──無伴奏合唱(無論是宗教類或世俗類)的黃金時代。也是16世紀中葉,中國大陸的音樂文化,則在地球的另一半獨享中華文明:宮廷音樂、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如道教、佛教等)音樂,花枝芬芳,流派紛呈。此時,地處中國大陸南海邊陲的澳門,卻以一個近乎原生原始的小漁港形態,首次接納了來自葡萄牙的航海者。1553年之後,當澳門漁村漁港的先民們於新奇之中觀察這些後來的定居者時,他們未曾料到以後成為澳門文化重要特徵之一的天主教音樂文化,即於此時此地起始,不僅成為澳門中西多母音樂文化交融的里程碑,更成為歷史上西樂東漸的最重要源頭之一。
澳門天主教聖保祿學院成立於1594年,(李向玉 2001, 44)但其前身卻可追朔至更早的“只有小學規格的聖保祿公學”(黃啟臣 1998 , 119)。“從多份零散的史料來看﹐至遲於1565年﹐聖保祿公學已經存在”(劉羨冰 1994, 2)。在聖保祿公學的教學中﹐已經有音樂科目的蹤影﹕“學校裡有200學生﹐大家學讀、寫、算和唱歌。”(劉羨冰 1994 ,2)而“十六世紀聖保祿學院在澳門的誕生﹐不但是澳門高等教育的肇始﹐而且還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個西式教育的樣本”。(劉羨冰 1994 ,1)
當時,中國政府容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希望借助他們的知識、器材,以幫助中國的發展。康熙在位時作出硬性規定:“ 凡要求入華傳教的新來教士,不會中國話者,教他們在澳門學習中國話語”;到乾隆即位時更規定:“凡擬入華傳教者必須剃髮易服,赴廣東澳門天主堂,居住二年餘……習知中國言語”(許梅婷等 2003 ,15-23)。
聖保祿學院修讀漢語課程並經過考試合格者,頒予學位證書,中國官方亦承認其學歷,並根據學位授以適當的官職。
《澳門紀略》記三巴寺(即聖保祿學院所在地) 說:“寺首三巴﹐在澳東北,依山為之,高數尋。屋側啟門,制狹長。石作雕鏤,金碧照耀﹐上如覆幔,旁綺疏瑰麗。所奉曰天母,名瑪利亞,貌如少女。抱一嬰兒,曰天主耶穌。衣非縫製,自頂被體皆采飾平畫,障以琉璃,望之如塑。旁貌三十許人,左手執渾天儀,右叉指若方論說狀;鬚眉豎者如怒,揚者如喜﹐耳重論,鼻隆準﹐目若矚,口若聲。上有樓,藏諸樂器。有定時臺,巨鐘覆其下,立飛仙臺偶,為擊撞形,以機轉之,按時發響。僧寮百十區,蕃僧充斥其中。” (趙春晨 1992 ,149)
聖保祿學院及其前身在為澳門乃至東方帶來現代學校學術氣息的同時,其獨特的音樂課程及相應音樂活動亦成為教會禮儀的重要基礎﹐成為澳門早期音樂史中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之一得以影響後世。如﹐在課程設置方面,學院根據在中國傳教的需要設計課程,“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協助做彌撒、唱歌、算術以及進行有關教義的問答。”(李向玉 2001, 43)課程組成分別為“漢語、拉丁語、修辭學、音樂等。”(劉羨冰 1994 ,3)“在西方科學文化方面,有數學、哲學、天文學、音樂、物理、幾何。”(李向玉 2001 ,145)可見音樂是並列於其他課程的一門科目,其重要性並不在他科之下。在師資方面,除了一開始就有不少飽學之士教授音樂,“到了1584年,隨著教學的發展,尤其是更多的傳教士從歐洲來澳門,其中不乏數學家與音樂專才。”(李向玉 2001, 58)此外﹐有關樂器的記述有:“寺首三巴……上有樓,藏諸樂器”,“三巴寺樓有風琴,藏革櫃櫝中,排牙管百餘,聯以絲繩﹐外按以囊,噓吸微風入之,有聲鳴鳴自櫝出﹐八音並宣,以合經唄,甚可聽。”(趙春晨 1992 ,149、172)說明除大型管風琴﹐並有其他的“諸樂器” 存在。有關音樂表演方面﹐據載﹐在1589年1月1日﹐四位耶穌會的使者“在聖保祿學院舉行音樂會……他們一人彈豎琴,一人彈擊弦古鋼琴,另外兩人拉小提琴”。(迭戈. 結成 1997, 72)此外,一些考試的過程中亦加入了音樂表演的因素﹕“藝術專業的首次口試按下列程式進行:首先是學院院長和主考官入座,然後在音樂伴奏下鄭重其事地將一塊石頭搬進場……合唱團唱歌……講話完畢再次奏樂,音樂一停……坐在石頭上,這時考試正式開始。”(李向玉 2001, 92)在一些教會重大節日裏,由學院的教師和學生演出悲劇,“因為主要劇情用拉丁文演出,為了使不懂拉丁文的觀眾能夠觀賞,還特意製作了中文對白......同時配上音樂和伴唱,令所有的人均非常滿意。”(李向玉 2001 ,91)可見﹐室內樂演奏、合唱團、樂隊及其相應表演實踐﹐當時已於學院中存在。

有關聖保祿學院的音樂活動資料有待進一步探索、整理,然不容置疑的是,當時的音樂課程及相應活動,不僅在院內,亦在社會上產生極大影響,客觀地為以天主教文化為背景的西樂東傳發揮了橋樑作用。而“當年從聖保祿學院畢業的 這些飽學之士,有的精通音樂、美術、天文學,他們以介紹西方科技文化手段進行傳教,把西方科技文化傳到中國,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李向玉 2001 ,206)如葡國耶穌會士徐日昇(Thomas Perrira 1645-1708),1672年抵達澳門,後到達北京,為西洋音樂在中國的傳播作出極為重要的貢獻。作為一名精通音律的傳教士,徐日昇在抵達澳門後即參與了聖保祿學院的音樂教學,為學生講授音樂知識。有關徐日昇在學院教學活動的史料記載雖不豐富,但其之後有關他在北京宮廷內無論是音樂實踐、樂器製作、樂理傳播等各方面活動的史料記載,都顯示了他作為初時西方傳教士在華傳播西方音樂的最傑出人物的地位和影響。這些記載,也同樣旁證了徐日昇在聖保祿學院精湛的音樂教育能力。像徐日昇這樣精通西樂的傳教士,以及學院本身培養出的音樂飽學之士,有不少都在學院任教或由澳門向遠東出發,在傳教的同時,傳播西方音樂文化,如羅明堅(Michel Ruggieri 意大利人,1579來澳)、郭居靜(Lazaro Cattaneo 意大利人,1594來澳)、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 西班牙人,1599來澳,曾隨郭居靜學習音樂)、利瑪竇(Matteo Ricci 義大利人,1582來澳)等人﹐均在音樂方面具有高超造詣,也都是這方面實踐的具體範例。

“聖保祿學院圍繞音樂課程所安排的師資、設施、設置、活動等,看似平常,卻實實在在反映出當時該學院將音樂視作等同其他各類學的觀念,而並非純粹為點綴學校生活或活躍學院氣氛所需的手段。在聖保祿學院,音樂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本內容之一,以綜合性大學之學生必修課程的形式並輔以各類日常普及的音樂形式(如音樂會、彌撒及歌唱、各類活動中的音樂學科等),不僅直接為其宗教背景服務,亦在根本上為大學生的素質培養奠定了美育基礎,使之成為一名可靠、修養全面的具有高尚品德的有用之材。”
“西方宗教音樂,早在中世紀就由於其專業的作曲家、演唱家和理論家的貢獻,形成了音樂史中的最基本、主體的部分。從源遠流長的聖樂到豐富豐盛的俗樂,宗教音樂在音樂的形態、觀念、技術、實踐、理論各方面均有不朽的建樹。宗教音樂對人類文化的影響與幅射程度,是大大超越主觀意念和宗教信仰範圍而具有其獨立發展之價值的。就此意義而言,以宗教為背景的聖保祿學院的音樂課程及相應活動,應該是一種同宗教功能相符、本能需求一致的設置;但它的影響與啟示,如前所述,亦同樣應超越於宗教信仰、學校特徵本身,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其價值與意義為當今宗教及大多非宗教背景學校所參考、取用。就今天而言,因應培養高質素人才的需要,如前所述音樂課程的價值作用有了更明顥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事實。”(戴定澄 2005a ,143-145)
隨著澳門聖保祿學院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及相應音樂生活的展開﹐天主教的影響也在整個澳門迅速擴大﹐加上幾乎是同時期在澳門設立的多個教堂﹐天主教音樂文化開始在各類教會儀式和活動中﹐得到民眾的呼應和瞭解。出自聖保祿學院的華人學生中最著名者吳漁山(1632-1718)的詩篇“廣樂均天奏,歡騰會眾靈。器吹金角號,音和鳳獅經。”亦形象地描述了教會禮儀中的音樂盛況﹕大批信徒和著樂聲唱讚美詩。在神父(教師)帶領下由學院的學生們組成的唱詩班和樂隊,則開啟了澳門乃至遠東的天主教禮儀音樂的先聲,聖保祿學院及之後的聖若瑟修院的音樂課程及相應活動,已成為澳門以至於整個華人地區音樂文化西學東漸的典範,而近當代澳門的天主教音樂發展成就、尤其是現存記載的外來神父音樂家及本地神父或教徒所創作的大量宗教音樂作品的貢獻,是一種在華人地區絕無僅有的現象---成爲澳人引以爲驕傲的城市音樂中最具特色和富於歷史文化底蘊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也正是筆者受政府文化局學術獎勵金支持,已經完稿的《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獨特歷史背景下的作曲者與作品》[7]一書時所深切感受到的。
(待續)

Websit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