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HOME | 歐洲早期和聲的觀念與形態 | 歐洲早期合唱曲精粹 | 合唱經典
音樂教育在澳門 | 音樂演奏在澳門 | 音樂創作在澳門 | 澳門城市音樂記事 | 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 | 戴教授其他文章(選取)
戴定澄教授其他文章(戴定澄教授授權轉載)
區師達神父鋼琴作品《澳門景色》探討 “愛與死”的悲劇的前奏 -- 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評析
林樂培禮樂作品“天主經” 音樂分析 遙遠的回聲 -- 國際音樂節欣賞東正敎早期多聲部聖樂
本土歷史和民間傳統文化的保存策略 -- 從鄧思平塡詞葡族歌曲談起 古琴音樂:形態、風格與研究方式 -- 從一場古琴音樂會談起

本土歷史和民間傳統文化的保存策略
-- 從鄧思平塡詞葡族歌曲談起

戴定澄

轉載澳門日報2013-10-07
(戴定澄教授授權轉載)

一, 澳門民間歌曲的挖掘與活化
日前,筆者受澳門基金會《中國十部文藝集成 · 澳門卷》項目委託,於科學館會堂作了題為《澳門民間歌曲的收集、分類及探討》的專場演講。近二百位本澳文化界、音樂界嘉賓、朋友出席,表達了大家對澳門本土文化、尤其是對具有本土歷史和民間傳統特徵之文化的關注。
澳門民間歌曲的收集整理主要集中於漢語族群歌曲(以粵語區為主,如農耕民謠、兒歌、鹹水歌、小曲、地水南音、木魚、龍舟、配唱八音鑼鼓、婚嫁情歌、生活音調、新民歌等)、“葡語族群歌曲”(如“土生葡人歌曲”、葡國在澳流傳民歌、其他葡語國在澳流傳民謠等)以及“澳門宗敎儀式歌曲”(如道敎科儀歌曲、天主敎禮儀歌曲、基督敎崇拜歌曲、佛敎誦經音調、巴哈伊敎文明倫理歌曲等)三個範疇。
有一首中文名為《美食天堂》的葡族歌曲,由本澳文化人鄧思平先生在一首土生葡人歌曲音調上塡寫新詞。歌曲同其他十二首作品一同被灌錄在名為“海韻花情”的DVD中,由本澳土生葡人樂隊“Tuna Macaense”演唱,演唱的同時伴有澳門歷史文化遺產建築及相應場景的視頻畫面。創意的主要策劃者、也是具體塡詞執筆者鄧思平一早就送來這張唱碟,謙遜地徵求意見,並授權筆者在學術場合播出。
其實,《美食天堂》的原曲,一早已有葡語、土生語(Patua)幾種歌詞版本。僅筆者手頭,就有由洪少強先生引薦前警察局指揮邊度沙(Pinto de Sá)先生提供的原曲樂譜(Lisboa é assim),是一首附有鋼琴伴奏的葡語歌詞的歌曲正譜;有由蔡珮玲小姐引薦的土生葡人 Monteiro先生為我們錄製的本澳獨有土生話詞語版本;還有由Luso先生現時領導的澳門人樂隊的唱碟版本以及現場演唱版本(Assim Sam Macau,意為“澳門就是這樣”);而在《海韻花情》的清單中,列出原歌名為Macau SA Assi(是土生語化的“澳門就是這樣”的表述)。可以說,鄧思平的中文歌詞改編版本是前述改編創意的一個繼續,也是一個具較大突破性的繼續。

二, 作品的特色和效果
歌曲原曲的音樂曲式為二段體(Binary)分節歌形式,短小精煉,充滿着富於特色節奏感的律動。主題動機有生動的性格,且首尾呼應,加深聽覺印象。一些旋律音型常通過模進、重複等手法來強調,音樂的調式富於對比,伴奏的和聲功能清晰,兼具豐富色彩。所配置的中文歌詞,吸收了原詞的節奏特點,同旋律緊密配合,部分更顯風趣的“饒舌”風格,加上富葡國特色風味的樂器前奏、間奏和土生葡人的演唱組合,使得整首歌曲優美流暢,具舞蹈性的活躍氛圍,是一首有文化底蘊和文化認受性的民間流傳歌曲。
鄧思平選擇如此一首在澳門葡語族群中流傳甚廣、又對華人族群而言易於接受、易於上口的葡語歌曲作為一個創意的基礎,根據原曲詞的情緖和表現特點,考量澳門的習俗風情及澳門作為一個文化旅遊城市的特質,選用“美食天堂”為主題塡寫中文歌詞,且一反常人對粵語語音的期待,大膽使用普通話語音進行塡詞工作,這實在是一個聰明、創意之舉。依筆者看,廣州語音有九個聲調,相對拉丁語系的葡文原詞同旋律音調匹配的單純而言,配上廣州語音將會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而從另一角度看,直接用普通話語音編詞配音,不僅省卻前述限制,且對現實中大多持普通話和國語的旅遊者,以至在將澳門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廣至大中華地區之時,即使之成為易於接受、理解之產品。再者,普通話雖不是本澳公衆多用語言,卻亦非本澳居民不可接受之物,何況,還可能從中得到提高普通話語言能力之一效呢。
如此,具歷史、民間傳統文化特徵的葡語族群曲調,配上當代的、富澳門習俗、內容的普通話歌詞,再加上本澳歷史文化遺產和相應場景的畫面,可使本土人群於娛樂中溫文化之故,知社情之新;更可使澳門形象於一種富風情的(又是具民間特色文化底蘊的)藝術品中獨具一格地展示於大中華地區。鄧思平熟悉粵語、普通話和葡語,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更重要的是他對本澳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這些因素成為歌曲塡詞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 文化創意的基礎
就“文化創意產業”而言,這個唱碟的成功,在於極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基礎上創意。當然,作為“產業”而言,還需有後續商業性推動。
與此相對應的另一個事例是:在本澳近期一場音樂會上,筆者聆聽了一首由表演團體委託外地作曲家創作的澳門題材作品(因就事論事,恕略去團體與作品名),其中有一樂章更以澳門歷史文化遺產建築命名。作品運用了多種作曲手段,表演者也竭盡所能作現場發揮,樂曲在激情的氣氛中呈現、發展和終結。應該說,作品是花了功夫的,但主要的遺憾在於曲不對題:作品顯明的北方音樂風格和氛圍同澳門的南國文化語境顯得有格格不入之感,更難找作品中包含的澳門歷史、民間、本土的元素。筆者將之形容為“南腔北調”,意即南方的話題,北方的氛圍。標上一個有關澳門的文字標題,不等於就可形成本土特色。之前也有不少這樣的作品,將標題中“澳門”兩字換成其他地標,或許又成為另一主題了。其實,也難為了作曲家。筆者曾在日本、英國、北歐等地留學、作訪問敎授或考察,深知不同的文化樂趣是需要安下心來作長期、潛移默化般地體驗的。就此意義而言,即使臨時提供一些素材給對本地文化沒有深切感受的作者,放置在作品中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標籤行為,而很難出現眞正反映本土特色的優秀作品。事實上,眞正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價値的產品,即使不在標題裏放上地名,也會取得成功。
講回鄧思平編詞的唱碟,題名為《海韻花情》,可謂是舊曲(傳統)新詞(創意),中西合璧。標題中並無“澳”“葡”等標籤(依筆者看,根據其內容實在可以標籤為“葡韻華情”的),然而,由於作品的中西合璧特徵及葡語舊曲與中文富澳門特色的新詞的合作,實在可稱之為是澳門特有的文化創意。
當今“文化創意產業”大熱,衆多團體、個人躍躍欲試,一展身手。然而,離開了文化這個前提,創意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創意是文化的雙翼,產業則是文化呈現的動能。文化創意產業,源於文化,在很大意義上也應歸於文化(即最終目的之一還是要推動文化,這是不以“創意產業”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的)。

四, 本土歷史、民間文化的價値存留策略
 文化,尤其是具有本土歷史和民間傳統特色的文化表現及其內涵,是創意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値,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創意及其產業,是文化展現的一種方式。當然,也是創意和產業自身的需求。前述事例,可見一斑。
澳門本土歷史與民間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外延,依筆者所探討、硏究的音樂領域的資料,具有着獨特、多元和周邊地區無可比擬的優勢,對這種優勢和特質,應採取“深入挖掘,妥善保存,細緻硏究,適當活化”的策略。
深入挖掘,即要予以特別關注,及時、系統、有效的進行搶救性學術工作;其次,對已挖掘出的資料要第一時間予以原封不動、原汁原味的妥善保存,以備長遠;而對已妥善保存的資料,在條件許可下(如學術隊伍、硏究設施等),需進行細緻的學術硏究,在具體分析的基礎上作宏觀的綜合。
 以上三項工作,是保護本土文化的首當其衝任務,這些工作亦具有本身的系統性及完整性特徵。
在此基礎上,可以錦上添花,在條件允許下,對有關文化資料作“活化”(創意)處理。葡曲漢詞的唱碟為此一例。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活化、創意”只是前三項工作的一個自然、適當的結果,而絕不應成為前三項工作的必然、最終的目的。同時,活化創意還需給予原生長的文化留有保存、發展的空間,正如《海韻花情》在作出創意文化貢獻的同時,要保護原歌的曲、詞(如土生話語等多個原始版本),使得原有文化現象有繼續保留、探討的學術環境。
澳門具歷史和民間傳統的文化特色,構成了澳門本土文化的經典性。在繼往開來的歷史前移中,在保存自己經典性的同時,還兼具開放和兼容並蓄的特徵——這本身也是澳門文化內涵價値觀和文化個性之一:一個多元、獨特、兼容、平等的文化體系。

Website counter